與時間賽跑,方能贏得發展先機;乘勢而上,才能激發奮進動能。 眼下,我市招商引資熱潮湧動、勢頭強勁,一支支招商“鐵軍”奔赴一線、精准出擊,一個個重大項目接連落地、加快推進,一條條産業鏈條逐步延伸、集群成勢,義烏招商“大步快跑”、城市發展“氣勢如虹”。 招商引資,是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更是實現城市跨越發展的關鍵抓手。錨定“打造新典範、再造新輝煌”目標,緊扣“四個化”戰略路徑、“六個地”戰略定位,我市深化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打響“投資義烏”品牌,培育壯大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集群。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2個,總投資達986.032億元,項目數和總投資額分別同比增長47.83%和19.21%。其中,百億級項目4個,五十億以上項目7個,十億以上項目23個。從産業分布來看,制造業項目64個,總投資801.892億元;商貿業項目38個,總投資184.14億元。 聚力“招得來”,從單打獨鬥到聚勢聚力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義烏如何實現換擋升級、爬坡過坎?面對這一時代課題,我市圍繞“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理念,以頂層設計爲統攬,以高位推進爲基礎,不斷優化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 今年,我市成立招商引資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同步出台招商引資總體方案,建立“聯席+准入+並聯推進”等機制,構建起“決策—執行—監督”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通過整合産業發展促進中心與兩大平台六個招商局力量,我市形成“一個專班統籌、一支隊伍抓到底”的高效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我市着力构建“1+2+14+16+X”的招商工作体系,推动平台、镇街、国企三方协同发力,全面恢复镇街和国企的招商功能,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点线面联动的三级招商网络,构建“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时招商”的新格局。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佛堂鎮依托優勢資源與域內産業鏈,解決招商難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場集團聚焦新消費業態,積極謀劃社區超市、便民服務等項目;陸港集團則立足自身職能,圍繞倉儲、供應鏈等關鍵環節開展精准招商,鎮街、國企迅速行動,分頭摸排項目線索、擬定具體招商方案,展現出了“開局即奔跑”的幹事氛圍。 爲確保招商引資工作的持續推進與落實,我市不斷強化制度保障,修訂完善招商引資工作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明確職責分工,將招商任務納入年度綜合考核體系,設立項目招引“擂台賽”,推行“周通報、月晾曬”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大比拼”局面。 蓄力“發展好”,從政策招商到生態招商 近日,由經開區、産投集團下屬工投公司建設的新材料産業基地標准廠房一期及綠色動力産業基地標准廠房一期項目正式開工。 据悉,新材料产业基地标准厂房一期围绕化妆品产业链的核心需求,致力于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推动化妆品产业迈向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绿色动力产业基地标准厂房一期以绿色低碳、创新驱动为发展方向,着力构建“升级版”产业集群生态,聚焦汽車零部件制造企业需求,有效集聚产业力量、优化产业布局,为义乌汽車零部件制造产业提供坚实平台支撑。 “傳統招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爲順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規範招商引資的工作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實現從政策招商到場景招商、生態招商轉變。聚焦高標准打造上溪、赤岸兩個新‘萬畝千億’産業平台,聯動構建‘一鎮一鏈、一園一業’産業協同發展生態。”市産業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上兩個項目正是這一戰略的生動實踐。通過打造特色應用場景,爲相關産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投資環境與發展生態,有效吸引優質企業落地。 其他平台也正在發力,例如徐江工業區正聚焦低空經濟與智能終端産業,做好項目招引規劃;雙江湖新區積極謀劃智創園的建設,進一步拓展産業發展新空間。 项目招引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义乌心中有“谱”。在关键处落子,从全局上考量。围绕“建链、补链、强链”的主线,义乌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加快推动芯片、新能源汽車等先进制造业集聚成群。同时,充分发挥小商品市场的产品数量优势、品质升级潜力与品类拓展空间,推动贸科工一体化联动发展。在新兴赛道布局方面,义乌积极瞄准智能终端、芯片半导体、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精准发力,力争引入多个行业龙头项目,填补本地产业空白,推动产业版图向高端化、前沿化延伸。 發力“留得住”,從“串聯跑”到“並聯辦” 招商引資,不只是“引得來”,更在于“落得下、留得住”。這看似簡單的九個字,背後卻凝聚著理念的革新、職能的轉變與環境的優化。 以“先進導電粉體材料項目”爲例,該項目是我市第一個“拿地即開工”的項目。日前,其項目負責人趙祖訓一次性領取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和《不動産權證書》,因企業無額外用地需求,免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即實現“四證齊發”。 “從項目啓動到正式開工,只用了不到30天時間!”對此,常駐深圳的趙祖訓發出贊歎,“這個辦證速度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爲項目提前投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營商環境,是義烏招商引資的核心“底氣”和“生命線”。近年來,義烏堅持“招商”與“安商”並重,通過流程再造、服務升級,全面提升項目落地效率和服務質量。 一方面,我市優化政務服務機制,建立“招落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健全“六線並聯”“四證齊發”等項目落地“一件事”機制,打通審批、土地、配套等關鍵環節,實現從“串聯跑”到“並聯辦”的轉變。 另一方面,我市強化管理保障工作,推進管理做“加法”、服務效能做“乘法”,爲每個項目“量身定制”落地計劃,通過建立落地時間表、梳理堵點難點問題並協調解決,實現極速推進,確保項目“引得進、建得快、落得實、見成效”。 一個個優質項目的落地,不僅體現了義烏“精准定向”的招商智慧,更彰顯了“有諾必踐”的營商誠意。在這片既不靠海、又不沿邊的土地上,一場由機制創新驅動的招商引資“化學反應”正在加速發生,企業家的滿意度正成爲衡量這座城市價值的新標尺。 |
GMT+8, 2025-10-1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