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于“紙質火車票將正式退出曆史舞台”的話題登上熱搜榜首,迅速引發公衆廣泛關注。據鐵路部門通知,自今年10月1日起,鐵路部門將全面停發紙質火車票,這也意味著鐵路出行正式邁入全面電子化時代。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11月1日起,铁路系统开始在全国推广电子发票服务。旅客如需报销,可直接在线申請电子发票,无需再专程前往车站窗口或自助机上打印纸质车票。政策设置了一段过渡期,从2024年11月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过渡期结束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 這一變化讓不少有“車票情結”的旅客感到惋惜,衆多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珍藏的紙質火車票,開啓一波“回憶殺”。 市民石磊因工作原因經常乘坐高鐵出差,這一消息也讓他感慨良多。“以前每趟出差我都會取紙質火車票用于報銷。前兩天在廣播上聽到以後不再提供紙質火車票,我就趕緊把近期的車票打印出來留作紀念。”石磊告訴記者,從浦江站到杭州西站、杭州東站到南京南站、義烏站到上海虹橋站……3個月來,20余張紙質火車票,不僅是他出行的記錄,也是一段段時光的見證。 9月12日上午,記者在鐵路義烏站候車大廳的自助售票機前看到,不少旅客在購票後特意打印紙質火車票。正准備前往溫州的旅客厲文濤說:“雖然我已經在手機上買了票,但還是想來取一張紙質票,留作紀念。” “最近幾天,打印紙質火車票的旅客明顯增多。”鐵路義烏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旅客也關心,紙質票取消後是否會對老年人乘車造成不便。該負責人表示,這一點無需擔心,在自助售票機上仍可打印行程信息提示單,上面詳細列有發車時間、到發站、座位號、檢票口等全部關鍵信息,方便老年旅客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使用。 紙質火車票的告別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事實上,我國火車票的“無紙化”進程早在2018年就已悄然啓動,並持續穩步推進。2020年6月,電子客票在全國普速鐵路全面推廣實施,乘客僅憑有效身份證件即可實現“一證通行”。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紙質火車票上開始出現“僅供報銷使用”的標注,意味著它已不再承擔乘車憑證功能,轉而僅作爲報銷憑證存在。 那麽,電子發票該如何開具呢? 打开“铁路12306”App,在首頁找到“电子发票”入口,选择需要开具发票的订单,填写发票抬头和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后提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铁路12306”支持换开发票业务,旅客在申請时需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 此外,乘客需在行程结束或者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180天内,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开具电子发票。开具电子发票后,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不能同时开具电子发票和纸质报销凭证。如填写发票信息有误,或遇运输服务中止致行程改变等情况,可在180天内按照准确信息或实际行程重新申請开具一次新的电子发票,原电子发票作废。 紙質火車票的退出,雖然令人有些許不舍,但“無紙化”舉措也大大簡化了乘客的出行流程,人們無需再提前到車站排隊取票,節省了寶貴時間,緩解了車站在客流高峰期的擁堵狀況,也提高了出行效率。 |
GMT+8, 2025-10-2 00:36